◇◇新语丝(www.xys.org)(xys5.dxiong.com)(www.xinyusi.info)(xys2.dropin.org)◇◇

  对李玫瑾教授的讨伐可以休矣

  作者:敕勒歌

  只谈事实,观点仅代表个人。

  CCTV【新闻1+1】《药家鑫:从撞人到杀人》我看的是直播,当时听了李玫
瑾教授的分析也很气愤,心想这教授怎么帮杀人犯开脱啊?药家鑫明明是故意杀
人,而且极端残忍,教授怎么就扯到弹钢琴呢?与弹钢琴有什么关系?照她的分
析,那每个杀人犯都有习惯的动作,都可以找出理由来为其开脱罪责。药家鑫的
杀人过程让人不会产生一丝的原谅之处:出门包里带着刀,撞了人不施救反而痛
下杀手,杀人灭口,而且连捅8刀,罪行令人发指。再对比被害者的遭遇,一个
可怜的农村妇女,飞来横祸,被残忍杀害,两岁的小孩变成了孤儿,被害者家庭
也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村人。为这样的杀人犯开脱?天理不容啊!我当时就有写一
篇讨伐文章的冲动,特别想把李玫瑾教授那段“弹钢琴强迫杀人说”(后人概括)
出示给公众,让大家看看教授的言论有多么荒谬。但是后来终究是懒了,什么也
没有写。

  该节目一出,果然,大众的看法和我是一样的,大家都义愤填膺,对央视这
期节目,对李玫瑾的质疑汹涌而至,紧随其后的是网民对李玫瑾汹涌的骂声。我
的心里此时的感觉是舒服多了:这些就是我的心声。

  紧接着北京大学的孔庆东教授在另一个节目中直斥李玫瑾为“狗屁专家”、
“杀人专家”“药家鑫生就一副杀人犯的脸”“药家鑫就是逃跑了,追到天涯海
角,也要满门抄斩……”孔庆东这番痛快淋漓的叫骂让绝大多数网民拍手称快,
因为他道出了网民愤怒的“心声”。我当时听了孔庆东的叫骂也是非常的赞同,
因为那时愤怒的情绪左右了我。

  接下来的日子网络上对李玫瑾的的讨伐在逐渐的加码,包括很多名人通过微
博转发李玫瑾在节目中荒谬的“弹钢琴强迫杀人说”以及对李玫瑾的批评言论。
清华大学的肖鹰教授贴出了博客文章《药家鑫不是多了一双弹钢琴的手》,批评
李玫瑾的错误言论,要求其“认错”。李玫瑾接着写了《答肖鹰教授》的博客文
章作出回应,指出自己在节目中的分析是“动作心理探究”,而不是分析犯罪动
机,同时委婉反驳:“如果您要是批判我的分析,我希望你不是仅凭你的感觉和
你现在专业的智慧,而是要凭心理学专业的研究基础与根据来否认我的分析。”
并告诫肖鹰:要做思想精英,不做道德精英。

  显然肖鹰被激怒了,再发博文《药家鑫是“故意杀人”还是“强迫杀人”》,
提出三个问题:药家鑫是故意杀人还是强迫杀人?“缺少依据的‘钢琴强迫杀人
症’是否是‘强迫立论症’的产物?“相比于药家鑫,马加爵杀人是否是‘理科
强迫杀人’”?这三个问题其实就有些吵架的意思了,没什么技术含量了,但是
李玫瑾仍然在《再答药家鑫案的几个问题》的博文中严肃地作出了回复:“我的
回答很明确:是故意杀人,是恶性的故意杀人。他的犯罪动机没有任何疑问……”
“我再一次解释:这次案件点评的重点是行为心理研究,不是动机心理研究。马
加爵案的关键是犯罪动机,他与此案完全不同。他是预谋,但理由不清。药家鑫
案理由很清楚、动机很明白,几乎不需要我做专业分析。所以,我才重点分析了
他扎人动作的心理背景:长期的机械动作、长期的与人隔离、长期的被迫练琴等
形成的心理问题:有艺术而缺乏人性。”

  到此为止,李玫瑾已把自己在节目中分析言论的初衷说得清清楚楚。作为一
名犯罪心理专家,她在分析时没有考虑受众对该专业知识的理解能力,这是她的
失误,对于她的专业的分析,我们可以质疑,但是不能说她是错的,因为我们对
这方面的知识确实不多,在我听了她的解释之后,我是认可她的这个分析的。她
只是做了一个我们都不太了解的“行为心理探究”分析,根本就不是为药家鑫的
杀人找所谓的“强迫杀人”动机。

  更重要的是,她在这起案件的分析中,是本着一个分析、解决问题的态度在
做一些探究,想发现那些恶的种子,然后去警示后人,这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态度,
何错之有?相反,面对药家鑫这么个十恶不赦的罪人,一顿唾骂,然后人头落地,
这个社会就进步了吗?

  因此,要求李玫瑾道歉不合理,谩骂也更不应该。讨论药家鑫案很有必要,
要多些理性。

  肖鹰教授又连续发博文讨伐李玫瑾我觉得真是一种意气之争,可以休矣!

  至于李承鹏,扛着民意的大旗玩文字游戏,忽悠的广大网友群情激奋,就更
不必了!

(XYS20110414)

◇◇新语丝(www.xys.org)(xys5.dxiong.com)(www.xinyusi.info)(xys2.dropin.org)◇◇